博士生都去考公务员了,本科生还有出路吗?
(博士生都去考公务员了,本科生还有出路吗?)
看到这样一个问题:“博士生考公务员有没有什么优惠政策”?瞬间觉得,本科生已经没有活路了,连博士生都去考公务员了!
01高学历人才考公的背后
“存在即合理”,这是我大学老师告诉我的一句话,记忆深刻。
也就是说,当硕士、博士都去考公务员、考事业编的时候,某种意义上来说有其合理性。
一是公务员这类自带编制岗位的优势。
吃国家或地方财政!只要政权这棵“大树”不倒,无论市场环境如何变幻莫测、波诡云谲,靠在树下的“花花草草”都不用面临太多波折——工资照发、薪水照领,只要能确保按时上岗即可。
另外,在祖国北方,考公考编就相当于“入仕”,意味着吃公家饭。受传统文化影响,“学而优则仕”,因此,公务员不再是一份普通的工作,而是“为官作宰”的前兆,算得上是光耀门楣的幸事了。
二是当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来看一组数据。
2016年高校毕业生为765万人,2017年为795万人,2018年为820万人,2019年834万人,2020年为874万人。(来源于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0卷)》第四章第一节《就业基本情况》显示,截至2019年12月份,全年就业人数在万人,比上年下降了115万人。
2019年下半年疫情刚起尚且如此,2020、2021年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经济下行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当然,这是个社会性问题,不单单针对研究生或博士生。
国考对硕士和博士放宽年龄限制
三是“高不成低不就”的择业现实。
很多高校的研究生或博士生在毕业之时,都幻想自己能够凭借自己的学历,可以很快在市场上找到一份薪水高、待遇好、职务高、晋升空间大的工作岗位。
但所谓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大浪淘沙式的人才筛选之下,能够顺利爬上岸的毕竟是少数。如果要求过高,现实未必“差强人意”,最终导致“高不成低不就”,被就业市场无情地剩下。
四是高学历人才的考公考编优势。
这两年体制内干部队伍越来越倾向于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就给了那些高知人士考公考编很大的诱惑。
哪怕在公务员“逢进必考”的背景下,硕士或博士考公务员依然有优势。
某县级市的人才引机机会公告部分内容
例如国考就对他们放宽年龄限制。而在各地还有针对211和985毕业的硕士博士的“人才引进计划”。
以某县级市的人才引进计划为例,这些高校毕业的研究生或博士生只要参加人才引进计划,就可以免笔试,直接进入面试考察环节;在薪资待遇方面,一年的试用期内,硕士生可以享受8级职员(相当于乡科级副职)待遇,博士生可以享受7级职员(相当于乡科级正职)待遇——不过注意,是薪资待遇,不是职务待遇。
02考公后的现实问题
但不能否认,研究生或博士生考公后也要面临很多现实问题。
第一个,所谓的“安家费”
暂时在官网上找不到国考或省考公告中,专门针对博士或硕士考公务员的优惠政策,比如安家补贴等。但在某县级市的人才引进计划公告中可以看到些许端倪。
公告显示,硕士或博士招录后可以提供免费住宿的公寓,如果在当地购房,可以取得6-10万不等的购房补贴。
但在某高校的招聘博士公告中,显示博士生的安家费中在50万~200万,还可以解决配偶的工作问题和子女的入学入托问题。
这样两相对比之下,貌似去高校更划算。
某县级市人才引进计划对硕士博士的薪资
第二个,职务晋升。
不可否认,高知分子在公务员梯队有更好、更宽敞的晋升渠道,但并不意味着他们进入体制内,就一定能够可以顺畅地得到职务晋升。
老生常谈,晋升需要个人工作能力突出,也需要合适的时机,某种程度上还需要背后资源支持。
大专生走到领导岗位的不少,本科生一直在“科员”职务上停滞不前的也不少,因此,学历越高未必就能做到“职务越高”。
某高校的招聘博士待遇
第三个,平台及环境。
当温饱不成问题时,理想就显得越发重要。
高校或科研机构,或许也并不轻松,但如果能够继续本专业的深造,同同领域内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共同进步,也算是不错的结果。
而体制,不能提供相应的平台继续专业的深造,相反,说不定还要远离本专业。
很显然的一个事实:公务员岗位的工作,在基层很多是重复的劳动;有些如左边法律右边、刑侦、计算机等岗位涉及比较专业的岗位时,自然是专业人士从事,但大部分不需要太高技能。
高校环境优劣尚不讨论,但体制的环境却并不见得多好,任何企业里能够碰到的职场难题,在体制内一样也不少。
可这些都不是遗憾,最大的遗憾是我们不能朝着理想前进,继而造成人才的流失。
尚不论国家培养一个高知人才需要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单是一个家庭,就很有可能是全家的收入都在供养一个研究生或博士生,甚至还要举债。
那么寒窗苦读几十年的自己呢?付出了艰辛与汗水之后,回过头来去竞争一个可能本科生就能满足需求的岗位,这不是人才的浪费是什么?
公考的热度随着疫情而提高
03理想状态
可什么人该去考公务员?
难道就应该是本科生或大专生?
不,我从这么认为。
我只是希望那些拥有更高学历的小伙伴在择业之时更理智一些,到更需要他们的岗位上去,发挥光和热。
如果,公务员的岗位也确实需要硕士、博士学历的人才,也请做到“人尽其用”,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既能不浪费人才,又能推动工作的开展,但也只是个人的臆想吧。
人尽其才是最理想的状态举报/反馈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相关内容
- 关于本科落户和学历入户的最强答疑,我就不信你还落不到户
- 上海自考本科学士学位怎么考(上海自考专升本报名条件)
- 上海高考有什么优势?本地优质高校多,分数线低,本科录取率高
- 国内 本科毕业能读博士吗 知乎
- 清北本科直接落户上海!所以好好读书到底有多重要?
- 本科双非能申请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研究生吗?
- 上海自学考试去哪里报名大专文凭
- 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考公务员值不值?知道这几点,真香!
- 上交安泰2018届硕士毕业生就业
- 我在县级疾控中心上班,是全日制大专毕业,报名了成人本科,这个本科学历被单位承认吗,以后能涨工资吗?
热门文章
- 黄浦区2+3大专学校幼师专业有哪些2022已更新(今天/发布)
- 曾扬言赶超清北的西湖大学,2022年首次招收本科生,5个专业可选
- 江苏盐城人才优政“强磁场”吸引全国20所名校毕业生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关于2015年第一批高校毕业生拟录用人选公示
- 985硕士生:毕业两年半上海一套房,晒出年薪后,网友:扎心了
- 在外省上五年制统招大专毕须要转户口
- 【本科生】2021-2022学年上海市奖学金评选通知
- 本科西交,考研失败,调剂到西电还是工作呢?
- 在上海的本科毕业生,一个月多少工资合适呢?
- 致上海大学2022届毕业生的一封信!
最新文章
- 落深户要什么条件,全日制本科入户深圳
- 非应届本科生入户深圳的要求
- 本科生深圳入户条件2019政策深圳落户材料
- 深圳取消大专生入户(深圳取得户口的条件)
- 本科可以入深圳户口吗,入深户条件
- 深圳入户本科生有什么福利的简单介绍
- 我是普高应届美术生,联考校考都失利,走不了统招本科,想问一下自考本科怎么样?
- 条件是非全日制大专想办理深户,这个证书你不知道?
- 本科生直接落户深圳
- 应届本科生入户深圳的利弊就这么简单!
推荐资讯
- 深圳本地300万人!剩余千万人想获得深圳户籍难于上青天?
- 2022年,留学生深圳入户政策是否有变?看这里
- 深圳打工人想买房落户,人的机遇也就那么几次,要把握住机会
- 深圳保障房最新政策!购房缴社保年限提至10年
- 喜事连连!两个国家级文化项目落户福田!
- 深圳:落户满3年且连续缴纳个税或社保满36个月可购房
- 2018年留学回国人员如何申请入户深圳?
- 计划外生育及非婚生子女入深户需提供的材料有哪些?家长们快了解
- 非深户小孩适合在深圳上初中吗?这位家长的回答让人点赞
- 深圳创业补贴政策2021文件和深圳户口如何申请创业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