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本科毕业的他们,会去做什么?69%选择深造!上海名校毕业生就业报告→
(复旦本科毕业的他们,会去做什么?69%选择深造!上海名校毕业生就业报告→)
上海的大学毕业生会去哪里?
工作还是考研
留上海还是回家乡?
选金融或是做老师?
......
转眼毕业季来临
作为“Z世代”(1995-2010年出生的一代)
职场关于他们有很多标签、很多传说
但他们的职业选择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我们分析了上海13所“双一流”大学6.3万名(约占上海毕业生总数的36%)毕业生的毕业流向,透视这一代学生中佼佼者们的职业选择。
工作?不!我读书还没读够
复旦大学本科深造率69%!
▼
越来越多的高校学子在毕业后选择了继续深造。2018年,上海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包括本科生和硕博研究生)中,有27%的人选择了升学深造,包括国内读研、考双学位、或是出境留学。这一比例高于上海64所高校毕业生17%深造的整体水平(上海市教委)。
如果看本科生的深造率,则更加惊人。
复旦大学本科深造率69%,位列上海第一
上海交通大学以67%紧随其后
同济大学以57%排在第三位。
这个数字在全国只有20.1%。
继续深造的一个重要原因,并非“逃避长大”,更多恰恰是为就业打算,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刘洋(化名)选择直升本院研究生,原因就是前几届进入中央级媒体的师兄师姐,都是硕士以上学历,很少有本科生。“读完硕士后就业面感觉更广一些,选择更多一些,实习经历会更多一些,风险相对会小一些。“
data-width="400"data-height="263"preview-src="">
毕业后深造比例
最近五年上升十分明显
▼
以4所一流大学(复旦、上交、同济、华师)为例,2014年至2018年选择境内外升学的人数占比由28.86%升至30.42%,其中选择国内升学的人数上升了3个百分点至19%。签约、合同就业的人数则维持在六成左右,未就业人数占比持续下降。
data-width="400"data-height="263"preview-src="">
基础学科读研的比例
明显高于应用型学科
▼
从学科来看,基础学科读研的比例要明显高于应用型学科,比如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另一种是就业相对狭窄的学科,比如农学和医学。研究生毕业后,攻读博士、博士后的比例也不低。
data-width="400"data-height="263"preview-src="">
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就业蓝皮书显示,2018届大学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仅为66%。对一些学生而言,深造也是换个专业的机会。
复旦学生许陈本科读的是行政管理专业,辅修经济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应用心理学。这三个万金油专业不太挨着,直到大三时,她在实习中接触到给公益组织做商业咨询的工作,才感觉这是希望从事的职业,毕业后她选择了出国修读巴黎高商和耶鲁大学的管理学双学位课程。“准备先在巴黎高商奠定核心的管理学知识基础,然后去耶鲁感受一下‘情怀’路线。”她说。
名校学生都会找什么样的工作?
从2018年的数据看,13所大学毕业生们选择的工作行业集中在制造业、医疗卫生和教育、政府机关、信息技术,但不同的大学差异还是较大的。
复旦大学的毕业生首选是医疗卫生和教育业、制造业、金融业;
上海交通大学的前三个首选则是制造业、医疗卫生和社会工作、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
同济大学的毕业生则对房地产、专业技术服务和汽车制造业情有独钟。
(医疗卫生排名在各个高校都较高的原因,是上海双一流的大学中有五所高校都开设有医学院。)
金融业的热度下降
▼
哈佛大学毕业生对金融业的偏爱导致校长演讲时都要号召大家“抵制”华尔街的高薪。而在国内,金融业对优秀学生的吸纳力同样巨大。
2018届复旦大学选择从事金融行业的毕业生占17%,仅次于制造业和医疗卫生业,如果你是硕士,进入金融行业的机会更高,复旦硕士毕业生就业比例第一位就是金融业(23.44%)。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的上海财经大学,有44%的毕业生从事金融行业。华东师大除教育行业外,信息技术行业和金融业排名第二和第三。
data-width="400"data-height="263"preview-src="">
但相比前几年,金融业的热度在下降,这是因为需求在下滑。
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就业质量报告里提到,“与往年相比,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单位数量仍在逐年增加,但受到市场行情的影响,金融业对毕业生需求量相比往年略有下滑。”
金融行业市场需求有所下降同样反映在其他高校的就业情况上:复旦大学从事金融行业的毕业生连续两年下降,两年来从第一位下降至第三位,上海财经大学比去年同期下降七个百分点。在沪报到的毕业生中,金融业从业总人数占比降至五年来的低位,仅有7%。
data-width="400"data-height="263"preview-src="">
政府机关对
名牌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在增加
▼
复旦大学毕业生在“政府机关/公共服务/部队”工作的占8.5%,比去年增加2.74%,其次从事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行业较多的是同济大学(5.98%)、上海外国语大学(4.30%)。
IT互联网行业持续走高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这五年留在上海的大学生流向增长最快的行业。五年间吸引的“双一流”毕业生已增长近七成,在在沪毕业生报到的行业中占11.35%。而制造业吸引力已经呈现下降态势,由2014年的25.47%跌至2018年的18.03%。这与上海市的产业布局转型表现一致。2018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的《上海市产业地图》提到,融合性数字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是四个主要的产业发展方向。
data-width="400"data-height="263"preview-src="">
互联网巨头的崛起造就了一大批高薪高技术的岗位需求。麦可思的就业蓝皮书显示,2015届本科生毕业三年后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的月收入最高,平均能达到9855元,其中“互联网开发及应用”类的岗位月收入平均元。
庞敏(化名)在华东师大读了七年的出版专业,毕业后却选择了投身互联网行业。对于转行这件事,她认为,大学给予学生的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是专业知识。互联网这样的新兴行业有很多的发展机会,工作节奏和工作氛围也与她的性格相契合。
自主创业毕业生五年间增长了53%
以城市而言,意料之中,上海是本地双一流高校毕业生首选的就业地,留在上海就业的人数总体占比达到79%(同济大学、上海音乐学院和上海海洋大学未有数据)。以复旦大学为例,92.7%的毕业生在东部地区就业,上海就业人数占73.86%。上海交大毕业后在“北上广”打拼的有76.75%
另一个增长较快的数据是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五年间增长了53%。创业领域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资讯服务等行业。2018年,获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资助创业项目共计360项,总计资助金额8008万元。较2017年的332项,7428万元有明显增加。复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均以31名自主创业的毕业生领先。
data-width="400"data-height="263"preview-src="">
最后,如何选择一生所热爱的事业?
可能马克思在两个世纪前所写下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在当下仍有启迪意义:
我们应当认真考虑:所选择的职业是不是真正使我们受到鼓舞?我们的内心是不是同意?我们受到的鼓舞是不是一种迷误?……
如果我们经过冷静的考察,认清了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分量,了解它的困难以后,仍然对它充满热情,仍然爱它,觉得自己适合于它,那时我们就可以选择它,那时我们既不会受热情的欺骗,也不会仓促从事。
注: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上海市共有14所“双一流”高校: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其中第二军医大学未提供就业数据。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肖书瑶赵爽
微信编辑:小小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相关内容
- 从一个普通的本科考研到名校如复旦是怎样一种体验?
- 刚迎来一所985落户,又新增一所公办本科!嘉兴高教实力大提升?
- 浦东新区五年制高职大专2022已更新(本地资讯)
- 继“交复济师”本科、985硕士毕业直接落户,上海再次降低落户门槛!抢人大战,留给上海的时间不多了
- 当年明月:20年,从法律大专生到副厅级上海市管干部的逆袭
- 非全日制大专文凭怎么升本科学历
- 毕业生落户、职工退休等一件事一次办!上海“一网通办”年内重点推进14个“一件事”
- 东华大学2022级本科新生报到流程的通知
- 大专怎么备战考研?
- 上海本科生“真实工资单”流出,金额令人惊讶,打破了学生的梦想
热门文章
- 黄浦区2+3大专学校幼师专业有哪些2022已更新(今天/发布)
- 曾扬言赶超清北的西湖大学,2022年首次招收本科生,5个专业可选
- 江苏盐城人才优政“强磁场”吸引全国20所名校毕业生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关于2015年第一批高校毕业生拟录用人选公示
- 985硕士生:毕业两年半上海一套房,晒出年薪后,网友:扎心了
- 在外省上五年制统招大专毕须要转户口
- 【本科生】2021-2022学年上海市奖学金评选通知
- 本科西交,考研失败,调剂到西电还是工作呢?
- 在上海的本科毕业生,一个月多少工资合适呢?
- 致上海大学2022届毕业生的一封信!
最新文章
- 落深户要什么条件,全日制本科入户深圳
- 非应届本科生入户深圳的要求
- 本科生深圳入户条件2019政策深圳落户材料
- 深圳取消大专生入户(深圳取得户口的条件)
- 本科可以入深圳户口吗,入深户条件
- 深圳入户本科生有什么福利的简单介绍
- 我是普高应届美术生,联考校考都失利,走不了统招本科,想问一下自考本科怎么样?
- 条件是非全日制大专想办理深户,这个证书你不知道?
- 本科生直接落户深圳
- 应届本科生入户深圳的利弊就这么简单!
推荐资讯
- 瞭望大湾区|全国首个“数币+”公积金专窗落户福田
- 往届本科生如何申请深圳市落户,你了解吗?
- 2020年深圳“秒批”入户——核准制深户办理办法
- 深圳入户条件本科学历
- 2018深圳入户政策解读,还没了解的进来看看
- 深圳三大火车站今起实施电子客票 凭身份证即可实现验票乘车
- 深圳入户高级职称有补贴吗2021年
- 落户深圳需要多久的社保呢?
- 深圳医保7月20日前可更改档次
- 深圳户口的价值?